
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配套服务
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是针对新形势下企业安全主题智能化、智慧化的改造和提升,是安全管理新思路、新体系的积极探索。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是针对新形势下矿山企业安全主题智能化、智慧化的改造和提升,是安全管理新思路、新体系的积极探索。智慧安全建设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
- 对人的行为管控手段提升
- 对物(车辆)的状态管控落实强化
- 对环境的安全状况分析维度扩展
- 对组织管理的方式转变优化
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平台是针对新形势下矿山企业安全主题智能化、智慧化的改造和提升,是安全管理新思路、新体系的积极探索。
智慧安全建设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核心理念,对安全管理所覆盖的人-机-环-管等诸领域进行智能化、集成化管理体系建模与系统研发,在此基础上,以大数据平台数据治理体系为基础,深度利用大数据平台的数据集成、跨域融合等优势,通过数据深化应用、多维分析,将智慧管控融入安全管理日常业务,通过构建关联分析模型达到趋势预测的目的,推动安全管理由“事后处理”前移为“事前预警”、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从单一要素到精细协同的安全管理智能化目标。
充分发挥数据价值,享用“数据福利”,利用数据为管理赋能,对重点、频发、高危事项差异化分级和精细化管控,打破传统安全管控模式,带来安全管控效能大幅提升和管控成本的大幅下降,推动三山岛金矿安全管理向智能化发展的转型。
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创新思路为导向,以数据消费为最终目标,致力于将智慧管控融入安全管理日常业务,重点覆盖现场安全闭环治理、员工在线培训考试、下井车辆安全检查、作业地点安全状况分析、现场安全主题可视化分析等内容。
利用信息化为手段推动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带来安全管控效能的提升和管控成本的下降,助推本质安全型矿山创建。
安全平台通过大数据平台与其他业务平台数据互联互通,多维分析,并通过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实现数据消费。
对人的行为管控手段提升
1.全员采集,构建全矿人脸资料库。
人脸数据信息作为三山岛金矿重要数据资产,通过此次项目构建全矿统一的人脸数据库,涵盖三山岛金矿矿内在职人员及外委人员人脸数据。
人脸资料库可以作为矿内人脸数据统一出口,为其他应用提供数据,避免重复采集。
2.强化人脸识别应用,转变管理手段。
推动人脸识别在日常管理中的应用。
在培训过程中,采用人脸识别签到减少人工干预,规避代签、替签现象。视频学习中,穿插人脸验证,对学习质量进行约束。
在下井人员身份验证环节,与下井口行人通道集成应用,控制未授权人员随意下井,对井下人员信息进行把控。
●对物(车辆)的状态管控落实强化
1.强化车辆管控,保障作业安全。
构建面向下井车辆安全确认,打通安全与物资部门对于车辆的安全状况检查数据,综合判断下井车辆安全状况是否合规。
2.结合井口闸机,控制车辆放行。
利用视觉识别技术与物联网技术,与井口闸机系统对接建设,获取车辆安全确认信息,针对问题车辆进行放行控制,让“数据说话”,杜绝车辆“带病作业”现象发生。
●对环境的安全状况分析维度扩展
1.跨域数据打通,多维分析。
利用大数据平台数据融合共享,打通智慧安全平台与自动化系统之间的信息壁垒,以“作业地点”主数据串联,实现安全管理数据与通风、排水等自动化数据聚合分析。
2.高危区域预警,抓好事前预防。
对隐患进行地域性分析,结合BI可视化应用,建立作业地点隐患发生等级模型,提高安全管控针对性,实现差异化精准管控。
●对组织管理的方式转变优化
1.隐患闭环流程全覆盖,强化事中监管。
利用移动终端和离线应用,将信息化应用延伸至井下管理,实现隐患闭环全移动端覆盖,以扫码检查并上传现场图片的方式,有效规避“只巡不检”现象发生。
辅助实时隐患数据展示,实现对隐患闭环的动态监管。
2.强化履职考核,责任到岗。
以问题为导向,以绩效考核为抓手,量化考核标准,明细奖惩依据,严格安全生产管理考核。通过履职考核,规范安全生产管理,着力提升工作执行力。
3.BI可视分析,数据溯源。
将海量数据实时动态展示,根据管控层级、职责需要定制不同界面,实现“一人一窗口,一人一大屏”,使数据运营价值发挥到最大,辅助业务洞察。
4.培训总结,错什么补什么。
通过总结考试成绩及高频错题分析,及时发现员工知识掌握不足之处,对培训有更深层的计划,改进培训方向,让培训组织更科学。
●经济效益方面提升
1.优化培训组织安排,节约培训组织成本。
线上培训考试模式,无需统筹参训人员上课时间,无需占用教学场地,规避生产作业时间与安全培训时间冲突情况。自动发卷,自动阅卷,大大减少培训组织成本。
员工利用碎片时间自主学习,既满足安全培训要求,又保证生产任务,提高时间利用率。
2.提高数据分析效率,降低数据准备成本。
将各类分散的安全数据有效整合,归集重点数据推送管理者,为管理者决策分析提供依据,在提高数据真实性的基础上,又能很好的节省人力、时间成本。
全部用户
商品定价
商品价格=订购区间数量1*区间规格单价1+订购区间数量2*区间规格单价2。
举例:通话费率为不超过3分钟的部分按0.3元/分钟,超过3分钟的部分按0.2元/分钟;如果用户通话8分钟,收取的费用为3*0.3+5*0.2=1.9元。
商品价格=订购数量*数量所属区间单价。
举例:通话费率为不超过3分钟则0.3元/分钟,若超过3分钟则0.2元/分钟;如果用户通话2分钟,收取的费用为2*0.3=0.6元;如果用户通话8分钟,收取的费用为8*0.2=1.6元。
商品价格=订购数量*单价。
商品价格为页面呈现价格。